摘要:
上轮锂电产业周期底部,2019年供给侧调整与2020年需求端在政策推动下的爆发性增长,标志了行业完成自我优化,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锂价触底反弹,展现了产业强劲的韧性和成长潜力。
本轮锂电周期,资金集中于头部企业加剧竞争,中小企业承压;供需失衡加速产业调整,跨界资金流入抬高门槛。宁德时代等巨头挤压材料商盈利,2023-2024年铜箔、铁锂行业连续亏损,触发涨价机制。产业链资本开支缩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现处底部第二阶段,现金储备提供缓冲,预示产业逐渐触底回稳。
锂电产业有望在2025年摆脱L型底部特征。价格方面,预计2025年电池成本下滑与技术革新共促新能源车性价比跃升,尤其磷酸铁锂电池应用推广,加速平价化进程;电池技术方面,宁德时代“骁遥”等电池创新,结合快充与能效优化,赋能新能源车市场扩展;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特斯拉的V12.5(监督版)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20亿英里(约32亿公里),安全舒适体验升级,激发消费信心;储能成本方面,通过提升日历寿命、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温度控制等手段降低运维成本,储能系统经济效益提升。预计锂电产业摆脱L型底部,迎接新增长机遇。
回顾上轮周期底部
回顾锂电产业上一轮周期,底部特征明显。2019年,供给侧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产能利用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如Alita和沃特玛等出现了供给出清的现象,标志着行业开始进行自我优化和调整。这一时期,锂精矿价格与现金成本的比值相对较低,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洗牌。
需求侧来看。2019-2020年,锂电产业的渗透率还处于早期阶段,“在手现金-短期负债”在19Q3开始转正。这个阶段需求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欧洲补贴周期和中国新能源车平价周期的推动。国内外的政策支持为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打开了未来需求增长的想象空间。到了2020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增长,中国在疫情恢复后新能源车增速也迅速回升,需求的旺盛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景气上行。锂价也在这一时期从底部开始回升,标志着新一轮周期的上涨。
相似的韵脚
从供给侧来看,本轮周期中锂电产业手握“重金”,但资金分配并不均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企业的“在手现金-短期负债”总额达到2442亿元,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现金储备高达2197亿元。这种资金集中现象使得行业内的竞争者面临更大的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过去两三年间产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供需失衡,加速了产业动荡与洗牌的进程。自2016年以来,跨界进入锂电领域的资金超过2800亿元,主要集中在正极和电池领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了行业内部分企业,尤其是二三线厂商,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
充沛的现金流和跨界者增大了底部的耐受力。本轮下行周期出现更为严重的盈利挤压,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强话语权挤压了材料行业盈利水平,铜箔和铁锂行业已持续大面积亏损。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铜箔行业将出现实质性亏损,并在2024年第二季度被动涨价。铁锂行业同样面临亏损压力,预计在2024年第 一季度将出现亏损,并在随后的一个季度内小幅反弹。
宁德时代与其他材料企业的净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劈叉,反映出下游车企价格战的压力传递至上游材料行业,2024年1-9月,新能源车的降价规模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150款。
供给侧的反抗经历一般会经历扩张放缓、减产、价格止跌、停产退出等过程。无非是从量、价两个方面的负反馈。2024年以来,产业链的负反馈正在进行中。锂电产业的资本开支自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负增长,持续了六个季度。而第 一和第二阶段往往伴随着财报的触底。因此,当前锂电材料产业链处于底部第二阶段,各环节有望渐次触底。本轮周期充沛的现金流增大了产业底部的耐受力。从量、价两个方面来看,产业处于底部第二阶段。铜箔、铁锂行业已持续大面积亏损,预计铁锂环节后续有较强的涨价动力。
锂电产业是否会摆脱L型底部特征?
价格方面,到2025年,电池成本的显著下降,特别是与2023年相比,将助力欧美新能源车在补贴后接近全生命周期平价。这一趋势,结合智能辅助驾驶、电池快充和低温性能的技术突破,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此外,电池供应从三元锂电池向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转变,预计将缩短新能源车达到平价的时间。然而,实际情况还需考虑车企在成本控制和利润让步方面的策略,以及新车型的市场推出情况。
电池技术方面,2024年10月,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以其4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能力和4C超充能力,以及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与常温无差别的驾驶体验,预计将在2025年配备近30款增混车型,这将进一步加速增混车型的市场接受度。同时,宁德时代的“神行”和“麒麟”电池以其卓越的快充能力,预计在2024年占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的三到四成,极大地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并提高了电动车的便利性。这些技术突破,结合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和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的发展,预计将实现新能源A级乘用车百公里行驶电耗降至10kWh以下,降低使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随着电池技术在混动和快充领域的持续进步,新能源车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不断提升,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的进一步增长。
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V12.5(监督版)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20亿英里(约32亿公里)。根据特斯拉的行车安全报告,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的特斯拉车辆安全性达到了普通车的10倍以上。2024年初推出的FSDV12版本,结合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车辆能够灵活应对复杂路况,而V12.5版本则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进一步提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消费者将享受到更为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储能成本方面,储能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S)主要由装机成本、运维成本和电力损耗成本组成,其中电池技术的进步通过提升日历寿命、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和温度控制等手段降低运维成本,例如宁德时代的长寿命电池产品寿命超过16年,同时预计到2025年电池成本的下行将进一步降低装机成本,从而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
此外,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分析,中长期来看,锂电板块可能仍处于底部区间,由于行业目前正处于供给过剩的筑底阶段,但随着行业出清和供需格局的边际改善,板块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因此,价格、技术及成本等因素共同作用,预示着锂电产业有望在2025年摆脱L型底部特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尾:
综上所述,锂电产业历经调整与变革,正逐步走出历史低谷。2025年前瞻,电池成本锐减、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共振,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生态步入全新阶段。从供给侧整合、技术革新至储能经济性优化,多重因素协力重塑锂电产业面貌,预示其有望破茧成蝶,摆脱L型困局,迈入繁荣发展新时期。伴随全球新能源浪潮加速,锂电产业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开启可持续成长新篇章。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
0755-23208107 Email:[email protected]
郭先生:17307550303 备案号:粤ICP备19078327号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红湖路108号爱商科技工业园1栋C区4楼A
手机站